跟着总理足迹游岚山,我的多半时间,留在了大悲阁千光寺

在京都骑自行车上学,去看庭园或展览的途中,不时会与路边一些不起眼的石柱和石碑擦肩而过。偶尔停车驻足,猛然发现,原来是本能寺迹,或者明智光秀首塚,甚至于池田屋骚动之址时,就深深有一种“撞见历史”之感。

但它们,毕竟只是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往事。

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,更能让人倾注感情,并会主动寻找的,却是日本人未必了解的趣味,那些中国历史人物在京都的印迹。

比如大正时期,旅居京都的周恩来总理。初见他后来被镌刻于岚山龟山公园纪念碑上的《雨中岚山》,便不自觉地体味来自百年前,诗中那句“到尽处突见一山高”的苍茫意境。

及至后来,机缘巧合,协助中日友好研究会王敏教授研究,绘制出了一张总理的岚山观光路线图,所以也就有了前不久,一个阳光晴好秋日,我的探寻总理岚山足迹之路。

……

阅读全文请戳↓↓↓

跟着总理足迹游岚山,我的多半时间,留在了大悲阁千光寺

微信号 abyjapan 功能介绍 独立旅行定制人一手经验,全宇宙最实在的旅行指南,添加关注,助你一贴攻略日本。 岚山桂川南岸秋色/Spugnoir摄在京都骑自行车上学,去看庭园或展览的途中,不时会与路边一些不起眼的石柱和石碑擦肩而过。偶尔停车驻足,猛然发现,原来是本能寺迹,或者明智光秀首塚,甚至于池田屋骚动之址时,就深深有一种“撞见历史”之感。但它们,毕竟只是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往事。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,更能让人倾注感情,并会主动寻找的,却是日本人未必了解的趣味,那些中国历史人物在京都的印迹。比如大正时期,旅居京都的周恩来总理。初见他后来被镌刻于岚山龟山公园纪念碑上的《雨中岚山》,便不自觉地体味来自百年前,诗中那句“到尽处突见一山高”的苍茫意境。及至后来,机缘巧合,协助中日友好研究会王敏教授研究,绘制出了一张总理的岚山观光路线图,所以也就有了前不久,一个阳光晴好秋日,我的探寻总理岚山足迹之路。手绘周总理游岚山路线图/Spugnoir摄 到尽处突见一山高对京都留下美好印象的周总理,在战后中日建交过程中,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。虽然百年前,1919年春的京都,与现今有很大不同,但天龙寺与竹林、龟山公园及渡月桥,却一直保持着当年的面貌。沿着这张地图的路线,从京福电车岚山站出发,先经过敕使门,到天龙寺,继续西北行,至竹林小径向西,再往南折,便是周总理《雨中岚山》石碑所在,岚山龟山公园区域。又从龟山公园向南下山,行至桂川边,沿河边步道走至渡月桥。渡月桥上,向西望去,顿见岚山两岸秋日气派。虽不是百年前,总理二游岚山时的“潇潇雨、雾朦胧”,但“两岸苍松、夹着几株樱”气象犹在,只不过换成了红叶浸染、五彩斑斓。岚山秋日气派/Jovi摄过了渡月桥,也就到了桂川南岸。相比北岸游客耳熟能详且容易到达的众多岚山景点,愈沿着南岸步道往西北走,愈发让人觉得岚山清幽。又想到那句“到尽处突见一山高”,我便加快了步伐,向绘制这张地图,最让我在意的旅程终点走去——如今不太有名,孤零零置身于群山之中的大悲阁千光寺。

微信公众平台

0コメント

  • 1000 / 1000